传
馬英九(1950年7月13日-),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學者,曾任第12、13任中華民國總統、第4、6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等職。祖籍江西省永新县,籍貫湖南省衡山县,馬鶴凌和秦厚修之子,生於英屬香港九龍油麻地,1952年隨雙親定居臺灣臺北市。
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其後前往美國深造,獲紐約大學法學碩士學位、哈佛大學司法學博士學位。曾經擔任蔣經國總統的英文翻譯,後入中華民國總統府出任第一局副局長。後又出任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及國民大會代表。1993年,受行政院院長連戰之邀,出任法務部部長,後轉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在1998年台北市長選舉中,以些微差距擊敗競選連任的陳水扁。2002年以歷史新高的64%得票率再次當選,至今無人能破。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中,馬英九成功當選,2007年因特別費起訴而辭職,並於同日宣布參選2008年總統大選。
在2008年總統大選中,馬英九以七百多萬近六成的得票率當選,也締造第二次政黨輪替。2012年順利连任中华民国总统。2015年11月7日,馬英九在新加坡與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進行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兩岸隔海分治66年以來最高領袖首次會晤。
家庭背景
祖先為扶風縣馬氏,唐武宗會昌年間馬植徙至江西永新的溪岡,稱為溪岡馬氏,元末時溪岡馬氏的馬成中,投奔明軍,轉戰湖北、湖南,戰死。其子馬光佑因而在湖南湘潭縣湖田定居,是為湖田馬氏,後人流轉湖南各地。
祖父:馬立安(1868年-1927年),湖南省湘潭縣白石鎮馬家堰寺門前人,曾主持團練。民國十三年(1924年)馬立安當總保鏢的弟弟去世後,當地的土匪惡少常來欺負族人,後來為了保護族人安危,全家遂搬至湘江對岸的衡山定居。
父親:馬鶴凌(1920年-2005年),湖南省湘潭縣人,幼時隨家人搬至湘江對岸的衡山定居,中國國民黨黨員,曾任行政院青輔會處長、中國國民黨考紀會副主任委員、中華四海同心會的創會人兼主任委員。
母親:秦厚修(1922年-2014年),湖南省寧鄉縣人,中國國民黨員,曾任國防部總政治部統計官、中央銀行外匯局科長。舅舅:秦燦石(1928年-2013年),棉花育種專家,中國大陸第七、八、九屆全國人大代表。
母族:秦孝儀(1921年-2007年),馬英九稱秦孝儀為娘舅。
大姐:馬以南(1945年-),出生於重慶,中國國民黨員,移民美國30多年後於2001年返台,擁有中華民國與美國雙國籍,曾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中央評議委員。
二姐:馬乃西(1947年-),出生於台北市,中國國民黨員,擁有中華民國與美國雙國籍,長居美國費城。
三姐:馬冰如 (原名馬自東)(1948年-),生於湖南省長沙市,曾於美國中學任教,擁有中華民國與美國雙國籍,1997年後定居北京。
小妹:馬莉君 (原名馬定北)(1952年-),生於台北市,長居美國舊金山,擁有中華民國與美國雙國籍。
早年經歷
1950年7月13日,出生於英屬香港九龍油麻地廣華醫院,是家中五個孩子裡唯一的兒子。馬英九在家中排行老四,小名弟弟。
1952年隨雙親移居台灣。先後畢業於靜心幼稚園、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學校附屬小學、臺北市立大安初級中學、臺灣省立臺北建國中學、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法學組。
小學三年級即開始閱讀武俠小說,並且看的是國民黨政府頒定的禁書。就讀初中時受到破案電影影響,曾在自傳中寫說立志要當記者。歲的時候差點在金山的海水浴場溺水,自此便開始積極地學習游泳。念初中時,最愛閱讀《幼獅文藝》。讀建國中學時曾踢足球並擔任後衛。在《治國週記》稱其個人從大學時代(1968-1972)、當兵期間,都有接觸到電腦。在《治國週記》稱留美念書期間,尤其是住宿舍時,每個禮拜都吃豬腳。因為在美國超市,豬腳比牛肉便宜。大學時曾至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參觀,之後便一直想到柏克萊念書,但沒申請到柏克萊只好念哈佛。
1968年夏,參加成功嶺大專集訓班,分發到二團十五連。在開訓典禮中代表一萬多位學兵,向主持典禮的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蔣經國宣誓。
大學時期的馬英九曾參加保釣運動。1972年,日本與中華民國斷交,與同學至機場對椎名悅三郎示威,用雞蛋砸中其座車。
大学毕业後,1972年10月8日入伍,分發至海軍服預官役,於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受三個月基礎訓練,後任職於海軍左營基地海軍後勤司令部少尉後勤軍官,1974年8月6日以海軍補給少尉身分退伍,共一年十個月。
1968年6月,正式加入中國國民黨,旋即出任小組長及區委。
1974年,取得中國國民黨中山獎學金赴美國留學。1976年,獲得紐約大學法學碩士學位,同年與法學碩士同學周美青結婚。
1980年11月,長女馬唯中在美國出生。1981年,獲得哈佛大學司法學博士學位。
政治經歷
留美時期成立反共愛國聯盟,擔任美東區理事。並擔任《波士頓通訊》主編五年,曾以「葉武台」、「王紹陵」、「李南僑」等筆名撰寫專論、社論、雜文十餘萬字,批判中共、台獨及海外左派,屢次獲國民黨海外工作會獎勵,並常為「中央日報」、「聯合報」、「新聞天地」、傾國民黨的國內政論刊物及留學生刊物轉載。
1978年夏,以波士頓通訊主編身分回國參加「留學生海外問題研討會」,並膺選為領隊。
1981年,在錢復的推薦下,返回台灣擔任時任總統蔣經國先生的英文翻譯。
1982年,馬英九以非公務人員身份擔任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1986年(民國75年)通過甲等特考。
1984年,出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第三副秘書長,負責政黨外交工作。
1988年,出任行政院研考會主委,兼行政院大陸工作會報(陸委會前身)執行秘書。
1989年取得律師((78)臺檢證字1026號)資格。
1990年,任國家統一委員會研究委員。1991年升任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並當選國民黨全國不分區國民大會代表。
二月政爭
参见:間接選舉 § 中華民國和二月政爭
1990年,因國民黨發生後蔣經國時代最大政爭(二月政爭),分裂成主流派與非主流派,動盪的政局,引發了野百合學運,李登輝總統應民意的要求召開國是會議,會中提出總統選舉的不同版本。馬英九屬於支持李登輝的國民黨主流派,是當年國民黨修憲小組的主導人,傾向主張維持總統由國大代表選出(委任選舉)。
1992年3月,民進黨及無黨籍國代合組「總統直選聯盟」發動419大遊行,上萬群眾走上街頭。1993年1月李登輝赴國大臨時會發表國情報告,民進黨提出請聽「台灣人民的聲音」的國是建言,朝野國代爆發激烈的肢體衝突。經過多年努力,最後李登輝支持總統直接民選,終於在1994年7月28日,通過修憲改為總統直接民選。
中央要職
1993年2月27日連戰出任行政院院長,馬英九受邀出任法務部部長,直到1996年6月9日為止,而後轉任行政院政務委員。
1994年,將「中央肅清煙毒協調督導會報」改組為「中央反毒會報」,壓制毒品供應與需求。
1993年,社會上時常發生原住民少女遭誘拐賣淫的童妓問題,引起社會震怒,時任法務部長的馬英九在出席反童妓路跑時,宣示有很大的決心消除童妓,1995年時通過「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此後相關的犯罪率降到原本的1/10以下,終結台灣童妓問題。
1996年,誓言大力查賄。半年內,在全台883位縣市議員中起訴了341位,裡面的國民黨議員跑去告狀,說馬英九「動搖黨本」。在國民黨內壓力下,6月10日,被調任為行政院政務委員。馬英九查賄肅貪差點鏟掉國民黨基業,最後因此被撤換,李登輝私下斥馬用批評黨來建立個人聲望,「國民黨差點被他搞垮」。
1996年自法務部長轉任行政院政務委員。
1997年連戰內閣飽受白曉燕命案等政治風雨,行政院政務委員馬英九5月8日提出“辭官退隱”聲明,辭去政務委員,不參選1998年台北市市長選舉。
辭官後,向政大提出申請教職,政大法學院為此召開臨時院務會議通過受理申請,並將申請截止日期延長到五月底,為此,當時政大法學院陳惠馨和許玉秀兩位教授撰文「特權很難反省」,批評馬先生的特權問題。同年8月任政大政治系副教授。
臺北市市長
馬英九辭政務委員後,雖屢次公開表示不會參選台北市長,但1998年復出參加國民黨內初選並勝出,成為該屆台北市市長國民黨籍候選人,12月25日以51.13%的得票率當選台北市市長(陳水扁得票率45.91%、王建煊得票率2.97%)。2002年,以64.11%得票率連任,是迄今得票率最高的台北市長。
中華民國總統 (2008-2016)
主条目:馬英九政府
第一任期 (2008-2012)
競選總統
2008年1月27日完成登記,以中國國民黨候選人身分參選總統。
競選政見:633政見 、愛台十二建設
選舉爭議:選舉風波
綠卡風波
四傻事件
抵制北京奧運說
参见: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2008年3月22日開票結果,以765萬9014票,58.45%的得票率當選第十二任總統 公民直選總統,同年5月20日就職。
行政院長
劉兆玄
任期:2008年5月20日~2009年9月10日 任內重大事件:中國大陸毒奶事件、 八八水災
2009年9月7日 ,劉兆玄宣布扛起八八水災的政治責任,內閣總辭。這是因天災而總辭的首例,學者認為,總辭才能挽回馬政府的支持度。
吳敦義
任期:2009年9月10日~2012年2月6日 任內重大事件:大埔事件
吳敦義是馬英九任內最長的行政院長,當選副總統後提前交接。
任內施政
参见:重北輕南
外交
2009年5月20日,台灣獲邀使用「中華台北」名稱列入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葉金川為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的38年來首度代表台灣官員在聯合國相關組織發表公開演說。
2009年6月1日,在薩爾瓦多卸任總統薩卡的國宴上,馬英九與時任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會面,是台美31年來最高層級的對話
兩岸
推動兩岸直航,民眾往來兩岸不必再赴香港中轉。(2008.7.4實施週末包機、2008.12.15日實施平日包機、2009.6.25空運協議生效、2009.8.31實施定期航班;2008.12.15海運協議生效)
擴大兩岸金融往來及加強監理合作(2009.4.26簽署「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2009.11.16簽署三項監理合作備忘錄、2010.3.16修正發布相關法規)
放寬「小三通」政策。
加強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漁船船員勞務、標準計量檢驗認證之制度化合作。
擴大兩岸郵政合作,2008年12月15日開放直接通郵、2009年2月26日開放兩岸雙向郵政匯兌業務、2012年9月17日開辦兩岸「郵政速遞(快捷)」、2013年3月20日開辦其海運郵件業務、2013年12月16日開辦兩岸「郵政e小包」業務。
2008年10月24日起,中國大陸學生來台研究修習的時間由4個月延長為1年,並采總量管制每1學年以1千人為限,102年起放寬為以2千人為原則,使陸生親身感受台灣的民主自由,更享受台灣的社會福利。(2008.10.24教育部修正發布)
2008年11月3日起,中國大陸人士可以赴金門、馬祖、澎湖就讀中華民國大學校院開辦的推廣教育學分班,同時亦放寬國內大學赴中國大陸辦理推廣教育的學員資格和師資等限制,以順應企業經營全球化的趨勢及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
開放中國大陸學生來台就讀及中國大陸學歷采認,立法院於2010年8月19日三讀通過之「陸生三法」(即「兩岸條例、大學法、專科學校法」),總統於2010年9月1日公布,行政院並於9月3日核定施行。教育部於民國100年元月6日據以訂頒「大陸地區人民來台就讀專科以上學校辦法」、完成修訂「大陸地區學歷采認辦法」,明訂開放陸生來台就學及放寬中國大陸學歷采認對象等相關措施之法制規範。
2009年8月21日及9月8日發布「大陸地區電影從業人員來台參與國產電影片或本國電影片製作審核處理原則」及「大陸地區主創人員及技術人員來台參與合拍電視戲劇節目審核處理原則」,放寬中國大陸地區大眾傳播人士來台參與拍攝電視劇及電影片。
簽署「海峽兩岸食品安全協議」(2008.11.11生效並實施)
簽署「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2009.6.25生效並實施)
修正兩岸條例及相關子法以保障中國大陸配偶權益。
簽署「海峽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2009.9.12生效並實施)
簽署「海峽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2011.6.26生效並實施)
放寬縣(市)長赴中國大陸地區交流(2008.7.3內政部修正施行)
強化公務員赴陸安全管理(2010.9.1內政部修正施行)
中華民國駐港澳機構更名及功能地位提升,並促成港澳政府來台設立辦事機構。
台港簽署「台灣與香港間航空運輸協議」
台港簽署「銀行業監理合作了解備忘錄」
台澳簽署「台灣與澳門間航空運輸協議」
教育部擴大采認澳門地區大學學歷,以利國際接軌。
促進兩岸觀光:致力開放中國大陸觀光客來台,並大幅增加參與國際旅展及發行各語言版本之觀光手冊 與文宣。觀光客總數由2008年的384萬,增加至2012年731萬。
進行兩岸兩會高層會談:2008年11月4日,江陳會首度在台灣舉行。2008年至2011年,海金基與海協會共進行七次江陳會。
参见:第二次江陳會談和陳雲林事件
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ECFA):2010年6月29日,海基會與海協會於重慶簽訂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時任總統、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還與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進行辯論。
2010年,專案核定台灣活魚運搬船可直航中國大陸 11 個港口,石斑活魚外銷(含中國大陸)的金額,在2007年時只有兩千多萬元。到2014年10月,已達53億元,成長了193倍。
民生
米酒降價: 1998年WTO談判,將米酒列為蒸餾酒類課稅,造成米酒價格飆漲。2009年財政部提出修法將蒸餾酒改成按酒精濃度課徵。2010年8月, 立法院通過《菸酒稅法》修法,將料理酒之定義增列「料理米酒」使米酒可按「料理酒」課稅,大幅降低米酒價格。此修法引起美國及歐盟關切,質疑此修法獨厚台制米酒。
受全球金融海嘯影響,2009年度經濟(負)成長率為 -1.81%。但2010的經濟成長率轉為10.76%,2011年的經濟成長率為4.2%,2012年的經濟成長率為1.5%。
內政
完成行政院組織改造五大法案,將37個部會精簡成29個機關。
推動愛台12項建設。12項優先基礎建設規劃分別為:桃園國際航空城、便捷交通網、產業創新走廊、都市及工業區更新、海岸新生、綠色造林、高雄港市再造、下水道建設、中部高科技產業新聚落、智慧台灣、農村再生、防洪治水。
2009年10月FATF將中華民國在「反洗錢尚有缺失考量名單」中除名。
2009年,頒布人權兩公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法。監委李復甸指出,法務部已將兩公約國內法化,近年法務部年年大批執行死刑,已明顯違反「兩公約」條文。馬政府幾乎年年執行死刑,廢死聯盟、民間司改會等人權團體強力撻伐馬政府違反兩公約簽署內容,但政府卻始終置若罔聞,2014年4月29日法務部兩次執行5名死囚死刑,人權團體也再度控訴法務部漠視「兩公約」規定。
為促進國土合理規劃及區域均衡發展,2009年7月2日通過台北縣、台中縣(市)、台南縣(市)及高雄市縣單獨或合併改制直轄市,並於2010年12月25日如期完成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改制成立作業。[123]台灣地區生活圈過度向「六都」集中發展,致一般縣市被邊緣化之危機[124]。六都體制讓城鄉發展不均更加嚴重化。
行政院從2010年開始執行「加強取締偽劣假藥及非法廣播電台」,清除非法電台及違規廣告、淨化視聽環境,非法廣播電台在2010年時有190家,目前已無非法廣播電台播音情事。
2011年,完成二代健保修法,維繫健保制度運作。研究指出,二代健保上路後,「健保費水平公平」反而比一代健保惡化 15%。衛福部 2014年10月3 日公布《二代健保體檢報告》 ,提出「補充保費年度結算」方案,引來醫改會重炮抨擊,認為衛福部不思根本解決健保課費不公的沉痾,已經「嚴重怠職」。
2012年3月1日施行「運動產業發展條例」。
對軍公教課稅,自民國101年1月1日,取消現役軍人薪餉及國民中、小學、私立初級中、小學、托兒所及幼稚園教職員薪資所得免納所得稅規定。
對民眾減稅,修正「所得稅法」將綜所稅稅率「21%、13%、6%」3個級距稅率分別調降為「20%、12%、5%」,並自2010年度施行,使380萬戶之綜所稅納稅義務人普遍受益。
修正「遺產與贈與稅法」,從2009年開始,將遺贈稅率由最高50%降為10%單一稅率,吸引資金回流投資。
配合「產業創新條例」之制定,修正「所得稅法」將營利事業所得稅稅率由25%調降為17%,並自2010年度施行。
2011年開徵特銷稅,打擊房地產投機交易,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依財政部資料,對抑制房價和交易量確有成效,截至2013年1月31日止,徵起稅收新台幣67億2,282萬餘元,全數用於社會福利支出。不過,朝野皆有立委認為特銷稅無助抑制房價,卻打擊房市交易。國民黨立委蔡正元表示,特銷稅副作用反而大於幫助。民進黨立委許添財說,特銷稅無助改變房市投機行為,反而有助長房市隱藏性交易的風險。
社福
修正「社會救助法」。
2008年8月起推動「馬上關懷專案」。
2009年11月開辦微型保險,增進對經濟弱勢者之基本保險保障。
自2009年度起推動「青年安心成家方案」。
2009年3月起辦理勞工訴訟扶助專案。
自2009年5月1日起發放育嬰留職停薪津貼。
2011學年度全面實施5歲幼兒免學費入學。
2011年開始發放「父母未就業家庭育兒津貼」,減輕民眾育兒負擔。
2011年開始推動「新住民火炬計畫」,幫助外籍配偶及其子女。
自2010學年度起,私立高中學生學費比照公立學校收費,高職學生則免收學費(本方案內容含排富條款),2013年受益人次達88萬人次。
2008年10月1日開辦國民年金保險,讓370萬未參加社會保險者也受到社會保險保障。
2009年1月1日實施勞保年金制度,讓991萬勞工享有老年、失能及遺屬年金保障,中華民國正式邁入全民社會保險國家。
青年
2008年開始推動青年政策大聯盟,作為青年公共參與的管道。
廉政
2008年成立中央廉政委員會,成員由部會首長及學者、社會公正人士組成。
2011年成立廉政署。
「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自2008年8月起實施至2014年10月止,經統計「受贈財物」計23萬6,278件、「飲宴應酬」計7萬4,756件、「請託關說」計11萬3,330件。
2009年4月22日增訂「貪污罪被告不說明財產來源罪」,然立法當時有些折衝,新法實施以來未能顯現成效,民意對此迭有批評。2011年增訂「不違背職務行為行賄罪」
農業
2011年開辦農民學院,培養年輕農民,並提供農民精進農業技術的學習平台。
2010年推動「小地主大佃農」政策,幫助18至55歲且具農業專業知識者承租農地耕作,促進農業年輕化與專業化。
2013年開始,將公糧稻穀收購價格從每公斤2元調升為每公斤3元,提高農民收入。
2010年公布「農村再生條例」,至 2014 年 12 月份累計輔導 497 社區完成研提農村再生計畫。
ECFA簽訂後,兩岸農業貿易逐漸從逆差轉為順差,提高中華民國農民收益,在兩岸洽簽 ECFA 前一年(2009 年 ) ,台灣對大陸農產品出口值為 3.6 億美元、進口值為 5.5 億美元,貿易逆差為 1.9 億美元,而去 (2013) 年台灣對大陸出口值增加為 9.2 億美元、進口值為 9.0 億美元,貿易由逆差轉為順差 0.2 億美元。
2009年開始堆動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98~101四年期計畫),創造約 6 萬個就業機會,累計投資金額達 113 億元。
文化
2010年,頒布「客家基本法」,保障客家文化發展。
產業
2010年開始推動四大新興智慧型產業:雲端運算、智慧電動車、專利發明產業化、智慧綠建築。
推動六大新興產業:生物科技、綠色能源、精緻農業、觀光旅遊、醫療照護、文化創意。
推動十大重點服務業:美食國際化、國際醫療、國際物流、流行音樂及數位內容、會展產業、都市更新、華文電子商務、Wimax、高科技及創新產業籌資平台、高等教育輸出等十大重點服務業。
2010年5月12日公布施行之「產業創新條例」,是接續促進產業升級條例落日的重大經濟法案,攸關中華民國未來整體產業經濟發展。
2010年2月3日完成「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立法,並於2010年12月底完成「文化創意產業內容及範圍」等11項子法,對文創事業之創業育成、資訊運用、市場拓展、合作交流等均訂有協助措施。
2012年3月1日施行「運動產業發展條例」。
第二任期 (2012-2016)
競選連任
主条目: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2011年4月27日,國民黨提名馬英九競選連任。
2011年11月21日, 代表國民黨登記參選總統。
競選政見 :黃金十年 、兩岸和平協議
2012年1月14日,以689萬1139票,51.60%的得票率成功連任第十三任總統,民進黨蔡英文得票率45.63%,親民黨宋楚瑜得票率2.77%。
2012年5月20日,宣誓就職。
行政院長
陳冲
任期:2012年2月6日~2013年2月18日
任內重大事件:美牛爭議 、反媒體壟斷運動
2013年1月30日,馬英九推出年金改革方案,引起各方大反彈。1月31日深夜,總統府宣布改組內閣,陳冲請辭閣揆。
江宜樺
任期:2013年2月18日~2014年12月8日
任內重大事件:廣大興案、洪仲丘事件、核四爭議、服貿爭議、2013毒澱粉事件、2013黑心油事件、太陽花運動、2014黑心油事件
2014年11月29日,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慘敗,江宜樺於開票當晚請辭獲准。
毛治國
任期:2014年12月8日~2016年2月1日
任內重大事件:2016年1月寒害
2016年1月16日,總統及立委選舉國民黨慘敗,毛治國於開票當晚請辭,並於18日內閣總辭,期間請辭未獲准,直至25日總統獲准請辭。自內閣總辭日起至新國會就職前,由副院長張善政代理閣揆。
張善政
任期:2016年2月1日~2016年5月20日
任內重大事件:2016年高雄美濃地震(代理期間:2016年1月寒害)